当前位置: 学院新闻5
“非常1+6”宿舍导师欢聚一堂交流育才心得
作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6-07 访问次数:2445
“那天晚上8点半,我叫上了宿舍的几位学生,从唐岛湾出发,一直走到青岛理工,在轻松愉快中就把学生的家庭、学习、兴趣、爱好、打算统统聊了个遍…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基本状况,才能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个性化人才。”“非常1+6”指导老师任晓东对照着自己的“工作手册”,一想到自己带的六个学生就感慨万千:“上次在散步中一个学生还突然问我读些什么书,我就觉得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举办个读书沙龙,定期相互介绍一些好书,谈谈感受,开阔一下视野,对大学生的成长总是大有益处。”
6月6日下午,石油工程学院“非常1+6”指导老师座谈会在工科楼B报告厅顺利举行,学院和校机关的老师们相聚一堂,畅所欲言,共同分享了对于育人的心得。
“‘非常1+6’,给了老师们一个陪学生们共同成长的舞台,让老师们有机会去表达自己对学生慈父严母般的疼爱。”来自化工学院,被同学们称为“知心妈妈”的楼艰炯老师动情地说:“我所做的一切,不一定要有多么深远的影响,只希望对他们能有哪怕一点点帮助,我就心满意足。”
“学生的长处,老师可以给予肯定与支持;学生的缺陷,老师自然也可以现身说法,以供学生取长补短。”武装部的李令功老师兴致作了发言,“军人上战场,要么胜利,要么死亡。我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在作为一名老师,希望同学们那种“求胜”、”不怕死“的理念强烈、再强烈一点点。”生活方面,见到所带学生不够整洁的寝室,他拿出了军人的威严:“做军人就要有必胜的理念,做学生就要有一颗追求顶尖的心!做人要朴实内敛,做事要雷厉风行!”
整个座谈会,气氛热烈而温馨。谈到与师生交往经历中,有的老师用笔记本详细记录了每次交流后的细节与感受,有的老师建立了数据库来收集学生们所有的短信,有的老师带领学生们多参观参观实验室和大型仪器,有的带着西瓜、牛奶、水果、书籍到宿舍与学生深入交流,有的带学生去听励志讲座,有的带学生出去聚餐、踏青,在活动中增进了感情。
“追求个性化发展,培养全面性人才”,是本次座谈会上所达成的共识。在场的老师们纷纷表示,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自己的个性;如果不仅仅是拘泥于学术,而是通过老师们自身的优势,对学生们的兴趣和特长加以引导,相信会培养出许多有着自己独特闪光点的人才。
座谈最后,学院党委张卫东代表学院向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说:“大学生是祖国的年轻一代,有自己的性格爱好与发展方向,指导老师抽工作之余,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方式与学生交心相谈,让人十分感动。石工学院将与指导老师本着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因材施教,让学生学会自我设计,自我提升,争取发挥出‘非常1+6’最大的作用。”(陈野 毛剑 报道)


座谈现场

指导老师刘咏梅发言

指导老师门小刚发言

指导老师邹维忠发言

指导老师李爱芬

指导老师任晓东发言

指导老师李令功发言

指导老师楼艰炯发言

指导老师周强发言

指导老师徐昊天发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