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座谈会暨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换届会议在青岛召开。会上,山东省教育厅对两年来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方面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我院获评山东省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
“理念引领方向,思路决定出路”,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适应人才培养与学院发展的需求,增强核心竞争力。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并作为学院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依托,理顺体制机制,成立国际事务办公室;加大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的资助力度,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学院教职工岗位考核办法》中对教授组织国际会议做出明确要求,在青年教师发展促进会中营造国际交流的氛围。取得的主要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国外合作交流的基地已经建成。学院所属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入选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计划”―油气田开发工程创新基地,已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0年与美国怀俄明大学分别签订本科生“2+2”联合培养协议、研究生 “1+1” 联合培养协议,目前已有15名本科生赴美留学,其中毕业5人,首批5名研究生已经赴美,另外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廷已经签订学生“2+2”联合培养协议。2011年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签订协议共建孔隙级流动模拟研究中心实验室;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中英联合培养油藏硕士”项目已成功开展6期;引进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白宝君成为我校特聘教授。
2、国外学术交流逐渐增多。组织承办了国际学术会议4次,分别是多孔介质多尺度流动模拟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控制压力钻井和井控技术交流会、油气行业甲烷排放检测与回收技术国际研讨会、数字岩芯分析技术国际研讨会。分别组织学科团队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英国赫尔瓦特大学和帝国理工大学开展智能油田开发、裂缝油藏模拟、孔隙尺度微观渗流等交流与科研合作;赴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图尔萨大学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交流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我院教师与研究生也纷纷走出校门,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与交流会,主要包括:国际模拟技术大会(SimTech 2011)(德国)、第七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英国)、第十七届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提高采收率会议(美国)、第十五届国际高压水射流会议(美国)、页岩气国际研讨会(北京)。(证明材料见附件2)
3、吸引国外专家来华学术交流人数增多。以“唐岛湾能源科技论坛”为依托,先后邀请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国外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来院举行学术报告,共计30余场,教师及学生参加达2000余人次。2011年成立学院国际事务办公室,国家公派留学工作有序开展,5名教师以公派学者身份出国深造,7名研究生以国家“联合博士培养项目”赴国外留学,2人被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 “2+2” 联合培养项目录取,1人赴法国国立海事学院实习。(证明材料见附件3)
4、国外留学生人数逐渐增加。目前,石油工程(全英语)专业留学生共148人,我院为其开设了《流体力学》、《油层物理》、《油田化学》等16门课程,以及毕业设计、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年均授课量达826学时,2007、2008级已有35人顺利毕业。
国际交流与合作照片掠影
2009年多孔介质多尺度流动模拟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年国际控制压力钻井和井控技术交流会
2011年油气行业甲烷排放检测与回收技术国际研讨会
2011年数字岩芯分析技术国际研讨会
法国国立海事学院来院参观实验室
赴美国图尔萨大学参观多相流实验室
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签署实验室共建协议
向美国怀俄明大学客人赠送纪念品
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白宝君成为我校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