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参与的两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励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校参与完成的1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目均为我院参与完成,保持了每年均获国家级奖励的良好势头。其中牛继磊高级工程师参与完成的“水力喷砂射孔与分段压裂联作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牛继磊为第三完成人;我院与中海油研究总院等单位完成的“海上绥中36-1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开发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第五完成单位。
2012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围绕“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与开放发展”这一主线,大力实施“学术立院、人才强院、文化兴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师资队伍为抓手、以学科科研为突破口、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创新点,注重提升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学院发展注入正能量,新增省部级创新团队2个,科研经费突破2亿元,“211”三期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巩固学科与科研实力,提升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全面落实“强化传统石油特色、发展海洋工程、开拓非常规油气资源和新能源”的学科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复杂条件下油气钻井与完井”和“复杂油气资源开发理论与关键技术”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在能源一级领域47个项目中分别排名第11名和14名,位居石油类首位,是全校排名最靠前的学科。凝练学科方向,积极开拓超临界CO2的应用以及页岩气、煤层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等研究领域。
二、科研立项层次不断提高。2012年立项各类基金项目、973、863和油气重大专项等7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同额1409万元,其中面上项目9项,由姚军教授负责的“页岩气藏开采基础研究”获重点项目,由孙宝江教授负责的“非常规天然气储层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工程基础研究”获石油石化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姚军教授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863“深水油气田智能完井关键技术”重大课题,这是我校首次承担此类课题,另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
三、“油气井工程超临界流体实验室”获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参与申报山东省页岩气开发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页岩气开发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配合学校完成了2011协同创新计划(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相关实施方案。
四、科研经费刷新记录,截至12月25日,全年到位科研经费2.04亿元,继2010年突破亿元大关后,实现了科研经费翻番的目标,其中纵向经费7992万元、横向经费12450万元。科研经费超500万元14人,超100万45人,其中油藏工程系经费超6675万元,人均经费达180万元。
五、多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高水平论文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以SCI英语期刊文章为例,全年教师共发表被SCI收录文章36篇,其中18篇以上论文(不含研究生第一作者论文)SCI期刊影响因子超2.0,出版学术专著4部,制定行业标准2项。
六、2012年全院签订合同金额2.9亿元。
2012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围绕“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与开放发展”这一主线,大力实施“学术立院、人才强院、文化兴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师资队伍为抓手、以学科科研为突破口、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创新点,注重提升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学院发展注入正能量,新增省部级创新团队2个,科研经费突破2亿元,“211”三期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巩固学科与科研实力,提升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全面落实“强化传统石油特色、发展海洋工程、开拓非常规油气资源和新能源”的学科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复杂条件下油气钻井与完井”和“复杂油气资源开发理论与关键技术”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在能源一级领域47个项目中分别排名第11名和14名,位居石油类首位,是全校排名最靠前的学科。凝练学科方向,积极开拓超临界CO2的应用以及页岩气、煤层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等研究领域。
二、科研立项层次不断提高。2012年立项各类基金项目、973、863和油气重大专项等7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同额1409万元,其中面上项目9项,由姚军教授负责的“页岩气藏开采基础研究”获重点项目,由孙宝江教授负责的“非常规天然气储层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工程基础研究”获石油石化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姚军教授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863“深水油气田智能完井关键技术”重大课题,这是我校首次承担此类课题,另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
三、“油气井工程超临界流体实验室”获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参与申报山东省页岩气开发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页岩气开发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配合学校完成了2011协同创新计划(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相关实施方案。
四、科研经费刷新记录,截至12月25日,全年到位科研经费2.04亿元,继2010年突破亿元大关后,实现了科研经费翻番的目标,其中纵向经费7992万元、横向经费12450万元。科研经费超500万元14人,超100万45人,其中油藏工程系经费超6675万元,人均经费达180万元。
五、多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高水平论文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以SCI英语期刊文章为例,全年教师共发表被SCI收录文章36篇,其中18篇以上论文(不含研究生第一作者论文)SCI期刊影响因子超2.0,出版学术专著4部,制定行业标准2项。
六、2012年全院签订合同金额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