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1项发明专利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11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关于第十六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我校2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其中我院戴彩丽、由庆、赵福麟、赵光、何龙发明的“酚醛树脂预缩聚体缓交联剂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910231586.1)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这是继2013年我院孙宝江、高永海、李明忠、刘建发明的“超临界井筒多相流动实验装置”(专利号:ZL200910015325.6)后,我院再次获得此奖项。
利用专利“酚醛树脂预缩聚体缓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酚醛树脂预缩聚体缓交联剂与不同类聚合物形成的冻胶型堵剂,可应用到我国不同温度(60℃~140℃)、不同矿化度(5000~20×104 mg/L)的油田,适用范围广,是不同条件下油气田的堵水调剖、蒸汽封窜、储层保护的核心化学剂,关系到油气田的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影响油气田可持续性发展和能源、经济安全,对提升我国石油天然气开采开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科技进步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此次共有20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5项外观设计专利获中国外观设计金奖,408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64项外观设计专利获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8家单位获中国专利奖最佳组织奖,20家单位获中国专利奖优秀组织奖。
利用专利“酚醛树脂预缩聚体缓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酚醛树脂预缩聚体缓交联剂与不同类聚合物形成的冻胶型堵剂,可应用到我国不同温度(60℃~140℃)、不同矿化度(5000~20×104 mg/L)的油田,适用范围广,是不同条件下油气田的堵水调剖、蒸汽封窜、储层保护的核心化学剂,关系到油气田的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影响油气田可持续性发展和能源、经济安全,对提升我国石油天然气开采开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科技进步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此次共有20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5项外观设计专利获中国外观设计金奖,408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64项外观设计专利获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8家单位获中国专利奖最佳组织奖,20家单位获中国专利奖优秀组织奖。
(转载学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