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25年4月8日至1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源报国·能源强国”博士团26名师生走进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开展为期四天的实践研学。在胜利油田的精心策划与周密组织下,这场融合历史传承、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思政课,为青年学子搭建起传承石油精神、践行能源报国的成长平台。
井场溯初心:赓续艰苦奋斗精神血脉
研学首站,博士团成员来到位于垦利县胜坨镇胜利村的我国第一口原油日产过千吨的油井——坨11井。这座见证石油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功勋井,诉说着老一辈攻坚克难开发复杂油藏的光辉岁月。坨11井不仅见证了胜利油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奋斗足迹,更孕育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财富。站在井场旁,博士团成员们被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展现出的顽强意志深深震撼,并深入领悟了胜利油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
如果说坨11井是老一辈石油人艰苦奋斗的历史缩影,那么采油厂的人才公寓和员工服务大厅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温暖传承。整洁现代的公寓设施、贴心周到的生活服务,展现了胜利油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讲解员介绍,胜利油田始终将职工的幸福感放在心头,从居住环境到职业发展,为广大职工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在胜利优良传统展厅,一幅幅历史照片与文字记载串联起油田60余年奋斗历程,让博士团成员深刻体会“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的时代延续。展厅中的斑驳影像与实物资料,进一步印证了石油精神在代代石油人中的赓续传承。
科技探前沿:解码勘探开发“杀手锏”
4月9日,博士团来到勘探开发研究院,了解胜利油田三项勘探开发“杀手锏”技术,并参观了页岩油和CCUS重点实验室、胜利地质展厅以及油田地质工程一体化作战中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路线,重温总书记“将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指示精神。
了解油藏地质特征是勘探开发的基础,在胜利油田岩心库,博士团成员们系统学习了济阳页岩油的地质特征和岩心管理技术。品类齐全的真实岩样和生动的展厅讲解不仅让博士团成员大饱眼福,也对日后的科研攻关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生态践绿行:构建绿色发展新范式
在最后两天的行程里,博士团前往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的稠油开采重点实验室和微生物采油重点实验室,近距离接触了油田科研的最新成果。油田首席专家汪卫东和高级专家王涛结合亲身科研经历,既分享了油田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成果,更向博士团成员传递了石油人的使命与担当。
在纯梁采油厂CCUS示范基地,博士团成员们目睹了全国首个全产业链碳捕集工程如何变废为宝;莱113区块的“零碳生产+生态修复”体系、现河采油厂“井在绿中、绿在井间”的生态场景,则生动诠释着油田“地下采油”向“地下储碳”的绿色转型。
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让青年学子在历史坐标中校准人生航向,在科技前沿厚植创新动能,在生态实践中领悟可持续发展真谛。博士生王志强表示:“看到实验室成果转化为CCUS示范工程,我更加坚定了将科研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