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6月30日上午,石油工程学院实践中心于工科楼B座347召开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实践队立项答辩会。实践中心指导老师张家馨、荆成琰、实践中心主席团成员以及11支实践队队长参加。
答辩会上,各实践队围绕文化传承、精神引领、乡村振兴、能源发展、民族团结等主题,依次进行了精彩汇报,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立足专业、心系家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匠魂寻新实践队以文化传承为核心,制定了详实的暑期实践时间轴;红迹实践队聚焦长征精神学习,计划构建“一库三维四式”宣讲体系,力争产出“六个一”系列成果;石油大学定向越野队将结合定向越野赛事契机,深入调研龙虾产业的加工链条、科技支撑体系及电商直播销售模式创新,旨在形成适配性方案服务地方民生与经济发展;文韵拾光实践队关注建筑文化淡化问题,创新采用朝代与地域“时空双线”思路策划实践;光合启能实践队立足国家“双碳”战略,计划从科技与社会双维度切入,开展能源科普实践活动;“油脉探微·智启长庆”实践队将赴陕甘地区油脉,深入长庆油田开展调研;“深钻传薪,厚土铸魂”石油魂实践队计划赴全国多地开展石油魂主题演出,并将在实践前后通过问卷调研实践成效;彝路同行实践队将前往彝族聚居区,参与“火把节”等特色民族节日活动;青遗探脉实践队计划聚焦青岛市黄岛区徐氏传拓、泊里大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现状,开展深度调研;天府油锋·红心筑梦实践队旨在探究石油精神与抗战精神的内涵异同;乡遇青芒实践队计划对青岛市多个特色乡村展开调研。
评委们认真听取汇报,并重点从选题聚焦度、成果可落地性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各实践项目后续优化与实施指明了方向。一是要深化实践过程,确保成果落地,建议适当延长实践周期,投入更充分的时间深入调研、探索与实践,切实服务目标群体或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实践成果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和实际价值;二是要强化宣传推广,拓展宣传渠道,丰富产出形式,组织生动、有吸引力的宣讲活动,设计开发具有实践主题特色的文创产品;三是要创新传播手段,增强互动参与,探索开发配套的科普小程序,形成更持久的传播力,进一步放大实践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实践中心主席蒋佳怡总结时强调,各队伍需注重反馈跟踪与成果长效性,合理规划实践时长。本次答辩展现了青年学子多元创新的实践视角,在评委们的指导下,各队将进一步聚焦问题、深化落地,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青春舞台。(摄影 王一凡)